电话: 0769-22324329
传真:0769-23360496
地址:东莞市南城区黄金路天安数码城D区D1-1902室
随着全球“双碳”目标加速落地,再生涤纶短纤凭借其显著的环保效益与技术突破,正成为纺织产业循环经济的核心载体。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再生涤纶短纤产量达465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55%以上,预计2025年产能将突破800万吨,出口量年均增长6.5%,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基地与出口国。
GRS认证全称为GlobalRecycledStandard(全球回收标准),是一项国际性、自愿性的回收产品认证标准。该标准最初由荷兰世优认证(CU)于2008年制定

GRSTC交易证申请中,涤纶材料的碳减排目标设定需满足“全链条覆盖”原则。涤纶材料的碳足迹贯穿于回收纤维采集、熔融再生、纺丝、织造乃至下游加工的全流程,因此碳减排目标需打破单一环节的局限,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全流程管控。例如,在再生涤纶生产环节,企业需针对废旧涤纶瓶片的清洗能耗、熔融纺丝的热能损耗等关键节点设定减排目标;而在交易环节,需通过TC证书实现碳减排数据与回收材料流向的精准绑定,确保减排成效可追溯、可核查。
涤纶材料的产业链涉及回收企业、生产厂家、贸易商等多个主体,GRSTC交易证的核心价值之一便是实现产业链的协同降碳。因此,企业在设定目标时,需充分联动上下游伙伴,例如与回收企业合作优化废旧材料的收集运输路径,降低物流环节碳排放;与下游品牌方协同设定终端产品的碳减排要求,形成“全链条降碳合力”。
GRS认证体系对碳减排目标的审核并非“一劳永逸”,而是要求企业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随着技术的进步与行业基准值的更新,企业需定期对碳减排目标进行复盘与优化,例如每年度结合上一年度的减排成效、新采用的环保技术等,调整下一年度的目标值。同时,企业需留存完整的碳减排数据记录,包括能耗统计报表、工艺改进证明、上下游协同降碳协议等,这些资料不仅是GRSTC认证审核的核心依据,更是企业展现低碳竞争力的重要凭证。
在全球纺织行业绿色转型的加速期,GRSTC交易证已成为企业对接国际市场的“绿色名片”,而可持续碳减排目标的科学设定则是这张名片的“核心内核”。
对于纺织涤纶企业而言,需跳出“为认证而设定目标”的被动思维,将碳减排目标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通过全链条目标管控、量化指标支撑、产业链协同联动,既满足GRSTC认证要求,更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未来,随着碳减排技术的不断突破与认证体系的日益完善,那些能够精准设定并落地碳减排目标的涤纶企业,必将在绿色供应链中占据更有利的竞争地位,为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