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0769-22324329
传真:0769-23360496
地址:东莞市南城区黄金路天安数码城D区D1-1902室
纺织业是我国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产业之一,也是我国许多地区的主要支柱产业。纺织业能源消耗总量和碳排放总量在全国能耗总量和碳排放总量所占比小于10%。纺织行业的能源消耗总量和碳排放总量仍然是一个较大的量,也具有较大的消减空间。
纺织产品与千千万万的消耗者有着直接的关系,纺织行业的节能和碳减排的动态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纺织企业的碳排放状况或纺织产品的碳排放量成为部分国际品牌和国际采购商进行采购要考量的指标之一。
GRS是为在纺织工业的需求所指定,检查回收产品或某些特定产品。更重要的是让零售商和消费者了解特定产品的哪些部分是再生材料,以及在供应链中如何处理这些材料。
全球回收标准适用于任何至少含有20%回收材料的产品。从回收阶段开始,每个生产阶段都必须经过认证,并最终在企业对企业交易中结束于最后的卖方。材料收集和材料集中地点需要经过自我声明、文件收集和现场访。
纺织服装产品原料申请grs从原料生产运输环节标准:
1.原料端:优先选择低碳回收纤维
传统纺织原料(如原生聚酯、棉花)的生产过程碳排放较高,而回收纤维(如再生PET纱线、再生棉)可减少60%以上的碳排放。企业申请GRS认证时,应优先采购经过GRS认证的回收原料,并建立原料溯源体系,确保每一批原料的碳足迹可追踪。例如,某纱线企业使用回收塑料瓶制成的再生PET纱线,不仅满足GRS认证的原料要求,还使每吨纱线的碳排放降低约800kg,显著提升了认证通过率。
2.生产端:升级设备与工艺,降低能源消耗
生产环节是纺织企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企业需通过设备更新与工艺优化实现低碳生产。在纱线生产中,采用高效节能的纺纱设备(如紧密纺设备),可降低15%-20%的电力消耗;在服装印染环节,推广无水染整、低温染色等工艺,减少蒸汽使用量,降低碳排放。同时,企业可引入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进一步降低生产过程的碳强度。某服装企业通过建设屋顶光伏电站,实现了30%的电力自给,每年减少碳排放约500吨,为GRS认证的可持续碳排放考核提供了有力支撑。
3.运输端:优化物流方案,减少运输碳排放
原料采购与成品交付的运输环节,往往被企业忽视,却也是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申请GRS认证时,企业需制定低碳物流方案:优先选择铁路、水路等低碳运输方式,替代公路运输;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减少空驶率;采用可循环包装(如折叠式纸箱、重复使用的纺织袋),减少包装材料的碳排放。例如,某纺织企业将原料运输从公路改为铁路,每吨原料的运输碳排放降低约60%,同时通过循环包装减少了30%的包装废弃物,完美契合GRS认证的环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