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0769-22324329
传真:0769-23360496
地址:东莞市南城区黄金路天安数码城D区D1-1902室
包装行业的绿色转型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作为公认的环保型材料,纸质包装凭借可降解、易回收的特性,成为减少环境负担的重要选择。而全球回收标准(GRS)认证的出现,更为纸质包装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量化依据,尤其在碳排放管理领域展现出独特价值。
原材料端的回收体系构建是基础。认证要求纸质包装中回收纤维占比不低于50%,且需建立完整的原料追溯链条,包括回收废纸的来源、分拣流程、污染控制记录等。某头部包装企业通过建立区域回收网络,将废纸利用率提升至82%,不仅满足了GRS认证的原料要求,更减少了原生木浆的使用,仅此一项便降低碳排放约35%。
生产流程的低碳改造是核心。认证标准对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废水处理、废气排放均有严格限定。例如,在制浆环节推广生物酶脱墨技术,可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60%以上;采用光伏发电替代传统电网供电,能使生产环节碳排放降低40%。这些技术改造不仅是通过认证的必要条件,更能为企业带来长期的成本节约。
供应链协同管理是保障。GRS认证要求企业对上下游环节进行碳足迹核查,包括运输环节的燃油消耗、仓储环节的能源使用等。通过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供应链数据上链,某企业成功实现了从废纸回收点到成品仓库的全流程碳数据可视化,为认证审核提供了精准依据。
企业可形成“认证-改进-再认证”的良性循环。某企业在首次通过GRS认证后,针对审核报告中指出的运输环节高碳排放问题,优化了物流路线并采用电动货车,使该环节碳排放再降28%,在次年的认证复评中获得“卓越级”评价。这种动态改进机制,让纸质包装材料的碳减排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优化。
对于纸质包装企业而言,申请GRS认证不是终点,而是构建可持续竞争力的起点。在原材料循环利用、清洁能源替代、循环经济模式探索等方面持续深耕,才能让纸质包装材料真正成为“低碳包装”的标杆,在绿色发展浪潮中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