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0769-22324329
传真:0769-23360496
地址:东莞市南城区黄金路天安数码城D区D1-1902室
排放,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统称,因其主要成分二氧化碳在温室效应中占据主导地位,故而以“碳”代称。尽管这一表述并不严谨,但却能让大众迅速建立起对该概念的基本认知,即将“碳排放”直观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
在全球工业化进程加速的大背景下,塑料工业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随之而来的是日益沉重的环境负担。相关数据表明,自2000年至2019年,短短十九年间,全球塑料产量实现翻倍增长。更为严峻的是,据预测,到2040年,塑料制造与加工行业将消耗全球20%的石油产出,并在全球碳排放总量中占据15%的比重。与此同时,塑料废弃物的增长趋势同样令人堪忧,预计到2060年,全球塑料垃圾总量将达到当前水平的四倍之多。
全球回收标准(GlobalRecycleStandard,简称GRS)应运而生,其最初旨在满足纺织工业对回收产品及特定产品的核查需求。该标准不仅能使零售商和消费者清晰知晓特定产品中再生材料的占比,还能明确这些材料在供应链各环节的处理流程。
前期筹备工作
明确回收材料占比:产品所含回收材料重量需达到20%及以上,若计划在产品标签上使用GRS标识,则回收成分占比不得低于50%。
筛选认证机构:应优先选择如SGS、BV等具备正规资质、行业经验丰富且在业界颇具权威性的认证机构,并提前深入了解其认证流程、费用预算以及所需时间周期等相关信息。
准备基础资料:需完整提供企业中英文名称、详细地址、营业执照、生产工艺流程、GRS项目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等基础信息。
把控生产环节
严格原料管理:确保回收塑料原料来源合法合规,如消费后废料或工业后废料,同时要求供应商持有有效的GRS证书。对回收料进行严格质量检验,确保符合标准,并与原生料实施物理隔离存储,防止交叉污染。
优化生产环境:保持生产车间整洁、通风良好且干燥,合理规划生产布局,设立独立的GRS产品生产区域,避免与其他产品生产区域产生干扰。同时,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严禁排放未达标的工业废水。
规范化学品使用:在生产过程中,严格禁止使用偶氮染料、重金属、邻苯二甲酸盐等有害化学物质。
强化质量管控
构建质量检测体系:制定严苛的质量检测标准与检验流程,对原材料、在制品及成品实施全方位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GRS认证要求。
完善生产记录追溯:建立健全生产记录制度,详细记录每批次产品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质量检验的全过程信息,涵盖生产日期、工艺参数、设备运行状况等,确保产品具备可追溯性。
加强供应链管理
严格供应商审核:对上游供应商进行严格评估与审核,确保其具备合法经营资质、良好环保信誉,且提供的回收原料符合GRS认证标准。
规范交易证书管理:每笔涉及GRS材料的交易均需申请TC证书,用以记录材料流向,缺失TC证书可能导致认证失效。
许多被回收的塑料最终仍难逃焚烧或填埋的命运,未能真正实现循环利用。此外,塑料回收过程中还会释放大量微塑料,造成二次污染。值得注意的是,塑料并非可无限回收的材料,每经过一次回收,其质量便会下降,直至无法继续使用而被丢弃。
因此,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关键,并非单纯聚焦于废弃塑料的处理,而是要从源头入手,减少塑料生产、探索优化替代方案。唯有切实减少塑料产量,才是根治塑料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